內容目錄
一、ETF是什麼?
ETF英文全名為Exchange Traded Funds,直譯為「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」,
較常見的中文名稱叫做股票型指數基金或指數股票型基金。
「股票型指數基金」這個名詞又可拆成三部分來解釋:
- 股票型:像股票一樣可以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。
- 指數:ETF被設計成被動追蹤某一指數的表現。
- 基金:採取類似共同基金的模式,並由投信公司管理。
簡單來說呢,ETF就是被動追蹤某一指數表現的共同基金,
其投資組合盡可能的完全比照指數的成分股組成,
並且在集中市場掛牌,如同一般股票交易買賣。
👉️小補充:共同基金是指投資人將資金集合在一起,交給專業經理人管理投資標的的一種理財方式。
舉例來說,目前台灣最紅的「台灣50ETF(簡稱0050)」就是一檔追蹤台灣50指數的基金。
你可以把台灣50ETF想像成一個大籃子,而這籃子裡買了台灣市值最大的50檔股票,這些股票就是ETF的「成分股」。
雖然台灣50指數和台灣50ETF名字很像,但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唷!
台灣50指數就是把台灣市值最大的50檔股票,根據市值權重加總出來的數字而已。
它就只是一個單純讓投資人快速了解這50檔股票狀況的數字,不能被拿來買賣。
而台灣50ETF則是追蹤上述這個指數,等同於用買進一樣比例的成分股,可以被拿來買賣、交易。
P.S身為超級新手的你,還不知道該怎麼投資美股嗎?
如果你也對美股有興趣,歡迎點選下方圖片,索取我的免費10天美股入門教學,我會一步步帶你認識美股的基本知識,並且手把手帶著你開戶,幫助你盡快脫離美股新手村喔!
二、ETF小歷史
全球首檔ETF為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在1990年推出的「TIPS」,
但ETF真正受到投資人青睞的,是美國證交所於1993年所推出以S&P500為追蹤指數的ETF商品「SPDE」,在這之後 ETF 才真正發揚光大。
後來美國證交所又推出許多以特定指數為基準的 ETF,
如QQQQ(追蹤NASDAQ100指數)、SPY(追蹤標普500指數)、DIA(追蹤道瓊工業平均指數)等。
截至目前為止,美國已有超過1500種 ETF 可選擇。
而亞洲第一檔 ETF 是由香港盈富基金於 1999 年推出;
臺灣則在 2003 年推出第一檔 ETF 產品,
是繼香港、日本、新加坡和南韓之後,亞洲第五個發行 ETF 的國家。
後來台灣法規陸續開放槓桿型、反向型及期貨 ETF 上市,
2014 年10月甚至領先全世界推出全球第一檔中國 A 股反向型 ETF。
在主管機關的主導下,國內ETF市場日益蓬勃,
交易量與總資產管理規模屢創新高,越來越多投信公司想要投入 ETF 領域。
三、ETF的種類
依據不同特性,台灣的ETF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:
股票型ETF
股票型ETF顧名思義就是追蹤特定股票市場指數,可以是單一國家指數、區域指數、產業指數或者特定主題的指數。
- 區域型:投資特定區域的ETF,例如歐洲、亞洲等區域。
- 單一國家型:投資個別國家的ETF,例如台灣、美國、中國、韓國、日本等。
- 產業型:投資特定產業的ETF,例如科技指數、金融指數等。
- 主題型:投資特定主題的ETF,例如高股息指數、AI等。
商品型ETF
商品型ETF透過期貨提供投資人原物料等商品的報酬,標的有:
- 能源ETF:例如石油。
- 貴金屬ETF:例如黃金、白銀等。
- 農產品ETF:例如黃豆等
債券型ETF
債券型 ETF 就是指其追蹤、模擬或複製之標的指數成分為債券,提供投資人債券指數的報酬。投資人可以依據信用評等、投資地區、特定產業等進行選擇。
台灣常見的債券型ETF有元大美債20年、國泰20年美債、富邦美債1-3年等等。
槓桿型ETF
槓桿型ETF指的是追蹤指數正向倍數的ETF。
舉例來說,若槓桿倍數為兩倍時,標的指數上漲1%,兩倍槓桿型ETF會上漲2%;標的指數下跌1%,兩倍槓桿型ETF就會下跌2%。
槓桿型ETF有如加倍賭注,將指數漲跌依槓桿倍數放大,所帶來的獲利和風險也隨之放大。
常見的槓桿型ETF有:
證券代號 | 槓桿型ETF簡稱 | 標的指數 |
00631L | 元大台灣50正2 | 台指期&臺灣50指數 |
00675L | 富邦臺灣加權正2 | 台指期 |
00663L | 國泰臺灣加權正2 | 台指期 |
反向型ETF
反向型ETF的操作模式與槓桿型相反,它是追蹤標的指數報酬反向表現的ETF。
例如,小花投資某追蹤大盤指數的反向型ETF,當大盤下跌1%時,反向型ETF的報酬率會上漲1%;若大盤上漲1%,反向型ETF的報酬率則會下跌1%。簡單來說,反向型ETF就是與其追蹤標的指數對作。
常見的反向型ETF有:
證券代號 | 槓桿型ETF簡稱 | 標的指數 |
00632R | 元大台灣50反1 | 臺灣50指數 |
00676R | 富邦臺灣加權反1 | 台指 |
00634R | 富邦上証反1 | 上証180反向指數 |
P.S身為超級新手的你,還不知道該怎麼投資美股嗎?
如果你也對美股有興趣,歡迎點選下方圖片,索取我的免費10天美股入門教學,我會一步步帶你認識美股的基本知識,並且手把手帶著你開戶,幫助你盡快脫離美股新手村喔!
四、ETF的優點
- 交易方便:
ETF的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,投資人只要有證券戶即可在 ETF 的交易時段內進行買賣。 - 稅負較低:
買賣股票的交易稅為千分之三,ETF 則只要千分之一。 - 分散投資風險:
ETF可買進一籃子的標的,較不容易受個別公司影響績效,能降低個別公司的風險、投資組合的波動性。 - 多樣化:
ETF連結的指數涉及各個國家、各個市場、各個產業,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,提供投資人非常多樣化的選擇。
舉例來說,若A先生看好美國市場,那他可以投資連結指數是衡量美股表現的ETF;
若B小姐看好未來油價走勢,那麼她可以投資連結指數是衡量油價表現的ETF。 - 高透明度:
ETF投資的標的商品與其連結指數相同,持股相當透明化,投資人可以隨時上發行公司的網站觀看持股內容。
例如,如果我想查看台灣50ETF,可以上它的發行公司元大投信網站查看投資明細、淨值走勢等等相關資訊。
五、ETF的風險
- 系統性風險:
系統性風險(Systematic risk)又稱為市場風險或不可分散風險,指市場上無可避免、且無法通過資產組合而消除的風險。例如:戰爭、瘟疫、政權更迭、自然災害、經濟周期、通貨膨脹、能源危機等。
而 ETF 也是一個投資組合的概念,也就是說 ETF 雖然不只有單一投資標的,可以讓投資人免除個別企業的風險,但是仍需承擔系統風險。 - 追蹤誤差風險:
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說,ETF 是一種追蹤特定市場指數的基金,這個指數通常被稱為基金的目標指數,而指數基金與目標指數間的收益差異,就是追蹤誤差。
產生追蹤誤差的原因很多,例如:當指數成分股變動時,發行公司可能因為市場因素無法在第一時間取得變動的成分股,而在這樣的時間差內盤中股價可能就發生了變化,導致指數和 ETF 間產生追蹤誤差。
用一個更簡單的例子來說,
假設甲指數是甲ETF追蹤的目標指數 ,若甲指數在2021年3月3日中午12點宣布買入台積電股票作為成分股,但甲ETF的投資經理人因市場因素在當日下午1點才取得該資訊,並於1點15分買進台積電。
在這之間盤中可能劇烈波動,導致最終平均成交價格和指數原本預計的成交價不一樣,這就是追蹤誤差。 - 匯率風險:
若是投資人投資的 ETF 是國內的商品則不會有匯率風險的問題,但隨著全球化的時代來臨,投資人很有可能投資的是海外的ETF,這時投資人就必須面臨匯率風險,所以投資前最好對匯率有所瞭解,以免最後賺了報酬卻賠了匯差。
六、買ETF的成本有哪些?
新手在投資ETF前,必須知道買賣ETF所需的成本有哪些,除了購買ETF的費用外,還需支付手續費、交易稅等費用。我整理成以下3個重點:
- 交易費用:
透過證券商購買ETF必須負擔手續費、交易稅(僅限台灣ETF)等費用,為按次、按量計價。 - 內扣費用:
因為ETF是基金的一種,故需支付管理費給投信公司和經理人,一般會從ETF淨值中扣除,為按時、按比例計價。 - 股息稅收:
支付現金股利時需繳交所得稅給政府,每個國家的所得稅比例不同,按股利的金額計算。
七、哪裡可以查詢ETF資訊?
蕭邦整理了以下幾個網站提供參考,各網站都有其優點。
至於若你想查個別 ETF 的相關資訊,基本上直接到發行公司網站就可以查到囉!
會計系畢業
「看財報」對我來說就像吃飯一樣
擅長將複雜的財報轉換成白話文,解釋給不懂的人聽。
喜歡從財報挑選體質好的美股
商業合作:team@chopinsinvestnocturne.com
深入瞭解:https://chopinsinvestnocturne.com/abou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