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營收」全名為「銷貨收入」,又稱為「營業額」。
在某段期間內,公司透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而賺取的收入,就是營收。
例如,雅雅鞋店2020年5月份銷售50雙鞋,每雙鞋價格100元,雅雅5月份營收即為5000元。

在分析營收前,最好先瞭解公司所屬產業和特性
以今年(2020)為例,由於新冠肺炎的爆發,台灣許多製造口罩的公司營業額都暴增,但旅遊業及航空業者的營收卻慘不忍睹。
像這樣因為大環境影響,導致營收有非常態性的增加或減少,這種數據的參考價值並不大!
所以在看營收前,最好先瞭解公司是什麼產業,產業特性又是如何,
確認營收的大幅變動,到底是暫時性還是趨勢性,
千萬不要盲目的只看營收數字,就輕易判定這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資!
營收要到【損益表】查看!
上市櫃公司每年、每季都會出財報,目的是向投資人報告營運狀況,
損益表就是財報中最重要的報表之一!
它記錄公司某段期間內,所有的收入及支出,
因此營收必須在「損益表」中查看!

「年營收成長率」是比較可靠的指標
「年營收、季營收、月營收哪個重要?」這是投資人超常問的問題。
營收依時間性又可區分為年營收 ( 一年 )、季營收 ( 一季 ) 以及月營收 ( 一個月 )。
季營收及月營收較容易受到季節或大環境因素影響。
舉例來說,7月開始是暑假旅遊旺季,航空業、旅宿業7月營收就很可能比6月份高出許多;
或者像薑母鴨火鍋店面,夏季幾乎不會有客人上門,營收必然相較冬季低。
若是以每年收入來看 ,就能排除掉季節等等的因素,確保整體營收趨勢走向。
因此,我建議投資人多注意「年營收成長率」,而非季或月營收成長率。

營收高不代表公司真的有賺錢!要搭配「淨利」來看
單看營業收入,是完全看不出來公司有沒有賺錢的!
除了營收,公司還有許多費用、繳稅等等的支出,
要扣掉這些林林總總的支出,才看得出來公司整體有沒有賺錢。
例如,雅雅鞋店2020年度營業收入1000萬元。以鞋店來說,乍看之下,這樣的數字非常驚人。
但雅雅的店面租金、薪資費用、稅金等等支出共1500萬元,淨利為 -500萬元,根本不堪負荷!
因此單看營收是完全看不出公司有沒有賺錢的,必須搭配「淨利」來觀察。

不要拿同產業來比較營收!
我們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完全一模一樣的公司,
即使是同產業,經營策略和商業模式也不盡相同,
有的公司可能採低售價的方式,用便宜的價格競爭;
有的採優化功能的方式,強調產品比別人厲害的地方,打出品牌口碑來競爭。
舉例來說,H公司和A公司都是以銷售手機為主,但H公司決定將手機製造成本壓低,降低售價,以提升銷售量;
但A公司強調它的手機可以用人臉辨識解鎖,跟其他廠牌手機很不一樣,進而打出口碑名號;
而且,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也完全不同,H通常以實體店面販賣,A經常透過網路銷售。
因此,即使是同產業的公司,策略和模式也不完全相同,
將兩家公司營收拿來比較,也無法看出到底是策略還是經營模式造成的差異,
所以我會建議盡量不要拿同產業的營收來作比較,這樣意義不大!
–
基礎財報線上課程推薦
想更深入了解財報嗎?我推薦這堂財報線上課程!
有別於較枯燥的傳統教科書或講義,以動畫方式進行教學,
從基本會計邏輯開始教起,帶入實際案例講解,對於新手而言較容易理解且更有趣!
課程名稱:看穿公司背後隠藏的秘密 一切從財報開始

–
看 年營收成長率 這個想法挺好的 👍,數字也會比較真實,謝謝版主的分享
對壓~ 數字會比較不受季節影響~
太棒了,正在學怎麼看財報,這篇有幫助到我,感謝版主的整理
歡迎多來逛逛喔~
這篇也很適合初學者~https://chopinsinvestnocturne.com/what-is-financial-statement/
淺顯易懂,連我這完全沒研究的人都能了解,很棒~ 希望版主能持續提供這方面的知識~
謝謝~我會繼續提供這方面的知識的!!!
好一篇專業的文章,最近正在學習如何看股票公司營業額,看完這篇文章讓我更了解了!
希望能幫助到你們~~
好專業的文章喔.年營收成長率真的比較準確
對壓~ 年營收可以排除季節因素~
營收真的要搭配淨利來看,才會知道有沒有偷偷灌水的嫌疑,銷售量很高結果卻虧錢,是投資人要特別注意的地方。
沒錯!!!
費用比收入還多真的很可怕!!
媒體上還蠻常看到說,某某公司年營業額多高多高,單看這樣也不知道他淨利多少
原來,是要看年營收成長表最可靠!學到了~
沒錯沒錯~
單營業額可能看不到企業損益的全貌!
淨利真的很重要!有些公司營收超高,但現金流都是負的,也讓人看得心驚驚。
真的~~
現金流是負的很危險啊啊啊啊
真的是投資很需要看營收^^
謝謝版主的分享
不會~
Pingback: 【基礎教學】5分鐘包你瞭解財報是什麼! - Chopin 投資夜曲⭐
Pingback: 【基本面】每股盈餘 ( EPS ) 是什麼?1分鐘教你怎麼看每股盈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