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物價上漲比薪水上漲速度還快的時代,我們常常抱怨賺不到錢、買不了房、結不了婚、生不了小孩,生活苦哈哈。但,你真的賺不了錢嗎?
還是其實你有賺到錢,只是花的錢與賺到的錢一樣多,所以總是覺得錢不夠花呢?
相信今天來閱讀這篇文章,代表你有發現自己的問題,想做出改變、想好好的來做理財規劃,整理自己的資產,對吧?!
既然如此,那就請耐心的看完這個文章吧!
本篇文章會分享一些存錢的方法、資金規劃方法以及學習投資的方法,希望能幫助到你喔!
內容目錄
理財規劃方法1:釐清自己為何要做理財規劃
會看到這篇文章,就表示你在Google上搜尋了很多關於「理財規劃」、「理財方法」等等字詞了吧!
我知道你很想直接開始做理財規劃,但在開始執行前,我想先問你:「你為何要做理財規劃呢?」
我整理了以下幾個大部分人想做理財規劃的理由,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其中一種。
- 突然被辭職,頓時沒了收入來源,只好做一下理財規劃。
- 家人或自己遇到重大變故,需要用一大筆錢,才發現理財的重要性。
- 準備進入婚姻生活,需要改變理財方式。
- 月光族當久了,突然意識到自己要有所改變。
- 希望自己未來可以不要為錢煩惱。
- 朋友同事都在投資理財,覺得自己也要好好規劃一下。
我認為『釐清自己為何要做理財規劃』這件事非常重要,因為這會影響你理財規劃的目標,以及執行理財規劃的方式。
比方說,如果你是因為「進入婚姻生活」所以才想開始理財,那你可能會將存錢的比例提高,因為未來有生小孩的打算,而養育一個孩子可能需要非常多錢。
又比如說,如果你想要理財的原因是「不想要未來為錢煩惱」,那在理財的過程中,你可能會傾向建立更多開源的管道,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。
不同的理財原因,絕對會影響你的目標和方法,所以我會建議你在真正開始執行理財規劃以前,先想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要理財。
理財規劃方法2:設定理財規劃目標
想清楚自己為何要做理財規劃後,就可以設定你的理財目標了。
由於每個人做理財規劃的初衷不同,當然每個人的理財目標也不會相同。
這邊我舉幾個例子,你可以從中挑選一個合適的,作為自己的目標。
- 一年內存到台幣30萬元。
- 兩年內建立起一個被動收入管道。
- 每月省下1萬元。
- 學會投資,並且每月定期定額投入5000元到股票市場中。
- 三年後存到200萬作為買房頭期款或結婚基金。
設定目標的方法有很多,你可以從上面挑選一個不錯的,然後稍微修改一下時間、金額;
或者你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或狀況,訂下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。
設下理財目標的最大好處,就是你可以依循這個目標,去做細部的規劃。
比方說:如果我的目標是『一年後存到30萬元』,那麼我就可以更細的去安排未來12個月每個月要存多少錢,用哪種存錢方法比較合適等等。
💡蕭邦小補充: 目標設的越明確越好,最好可以加入一些時間、數字等。因為目標越具體,你就越能看清楚目的地在哪裡。就像跑百米的選手,眼睛一定要盯著終點線一樣,唯有看得到目標,我們才不會在過程中迷失方向。
👉相關文章:運用5大「SMART原則」,讓你更容易實現目標、完成夢想!
理財規劃方法3:檢視自己的花費習慣
真正的理財規劃,是包含開源、節流、投資理財這些過程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就是如何「節流」。
所以接下來,我想請你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花費習慣。
好的花費習慣,會讓你的錢都花在刀口上;不好的花費習慣,會讓你連錢是怎麼不見的都不知道。
為了幫助你養成正確的花錢習慣,我列出了下面幾個重點,幫助你檢視並改善自己的行為。
有『折扣』或『優惠』就想買?
首先,在花錢這件事上,你是看到「折扣」或「優惠」就會想買的人嗎?
滿1000元免運是不是特別吸引你?星巴克買一送一的日子就一定要去買嗎?
不曉得你有沒有想過,這種「折扣」和「優惠」,其實才是你存不了錢的最大兇手。
舉個實際例子來說,我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就是這種類型,他一看到任何「優惠」就會覺得撿到便宜,非買不可。
每當星巴克有買一送一活動時,他就一定會去買兩杯飲料,即使知道自己今天喝不完,也寧願先買起來冰著隔天再喝。
這時你可能會問我說,他是趁優惠的時候去買,應該是買到賺到啊,為什麼我會說這種行為是「存不了錢的最大兇手」呢?
試想,假設今天星巴克沒有推出優惠,人們會被吸引去買嗎?如果沒去買的話,是不是就能省下100多塊?
這種「優惠」或「折扣」,其實就是給消費者一個「理由」去消費而已。
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花越多賺越多,但實際上是,你只要去消費就是多花錢,花越多業者賺越多。
日積月累,你的資產就會慢慢被這些「看似優惠的東西」吃掉,到最後,你可能連錢是怎麼不見的都搞不清楚。
所以未來再遇到任何「優惠」或「折扣」的時候,請各位先冷靜想想「是否真的買越多賺越多」,如果省下這筆錢對自己有什麼好處?
每次都是買『想要』而不是『需要』的東西?
你去買東西的時候,通常都是因為「想要」而買,還是因為「需要」而買呢?
許多人在購買東西的時候,不會去想這個物品對於自己來說到底是「想要」還是「需要」。
所謂「想要的東西」,就是指心裡上、情感上的物欲,而非實際真正的需求;
「需要的東西」則是理性層面,指實際上真正的需求,通常是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。
比方說:淇淇假日喜歡去信義區逛街,即便她鞋櫃裡已經有10雙新鞋,只要一看到漂亮的高跟鞋她依然不假思索地買下來,這就是「想要買」。
如果今天的情況是,她鞋櫃裡完全沒有高跟鞋,但她明晚必須要穿禮服搭配跟鞋去參加企業的晚宴,這時就是「必須買」了。
當我們在花費的時候,如果不能保有理性過濾的話,很可能就會養成買「想要的東西」的習慣。
一旦養成這種習慣,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錢花出去,然後買一堆平常用不太到的東西。這樣的惡習,其實蠻令然擔憂的。
出去玩就一定花錢不手軟?
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Youtuber洋蔥的這個影片👇
看完這部影片,不知道你的嘴角有沒有失手呢?XD
好啦老實說,跟家人朋友出去玩的時候,我也常常這樣想:「我可是出來玩的,還省什麼錢啊!」or「出來玩就是要花錢啊,省什麼省!」
路上看到很多人排隊的店家,就想要跟風去吃,再貴都沒關係;難得逛外縣市的夜市,什麼奇怪的遊戲都給他玩一下,一局500都給他。
所以每次出去玩回來,都發現花費的金額總是超出預算很多,然後就要吃土一陣子。
雖然玩的當下很爽,但回歸到日常,反而必須更省吃儉用來彌補先前的開銷。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,常常這樣不斷循環著……
或許出去玩的時候,我們不需要東省西省搞得緊張兮兮,但是可以盡量不要到「花錢不手軟」的地步。
旅遊時,我們應該在花錢與省錢中找到一個平衡,不要省到掃興,但也不要毫無顧忌的撒幣,可以適時地控制一下花錢的速度。
工作壓力大就會爆買一波?
我想,這一點對在工作的上班族來說,應該是最有感的吧!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很需要發洩的管道,而有些人的發洩方式就是「花錢買東西」。
像我身邊就有很多上班族朋友,平時工作壓力大,每天加班加到凌晨事情還是做不完,所以一遇到假日就要去逛街Shopping發洩。
這種「發洩式消費」,通常都是基於某種壓力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消費模式。
而這樣的消費模式,會讓人不自覺的付出比平常還要多的金錢。所以有很多上班族賺得多,花得也多。
如果你是這類型的人,不妨好好修正一下自己的消費行為吧!
不管你是工作壓力大還是課業壓力大,人都是需要舒壓的。而紓壓的管道有非常多種,你可以選擇運動、唱歌、聽音樂、打電動、或甚至去海邊大吼大叫都可以。
我們可以試著將壓力抒發管道,從「花錢爆買一波」改成其他方式,從而減少衝動性花費。這也是個不錯的理財妙招喔!
理財規劃方法4:檢視自己的存錢習慣
在個人理財規劃裡,「存錢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不管是想還貸款、準備結婚,還是擺脫月光族身份,如果能養成存錢的好習慣,這些事絕對都難不倒你。
我會建議你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存錢習慣,看看是否有哪個環節可以修正一下,以幫助自己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能夠更加順利。
是否擬定存錢計畫?
很多人整天說要存錢要存錢,但卻沒有一個實際的「存錢計畫」。
他們只知道要少花錢,盡量不買奢侈品或少吃大餐,卻沒有拿紙筆(或用電腦)寫下一個可以真正執行的存錢計畫,全「靠感覺」存錢。
這種類型的人,在「存錢」這件事上的風險很大。因為在購物當下,一旦感性大過理性,他可能就會無法控制的花錢,破壞掉「存錢」這件事。
這樣的存錢方式,基本上就是取決於「買與不買的一念之間」。若是一念之差,就存不了錢了。
所以我非常建議想要認真理財規劃的你,一定要坐下來花個半小時,好好擬定一個存錢計畫,讓自己有個依據去執行,不要全憑感覺辦事。
至於存錢方法有很多種,我將我所知道的存錢方法整理成以下表格供你參考:
存錢方法 | 做法 |
撲滿存錢法 | 每天將錢包裡的零錢存入撲滿中 |
10元、50元存錢法 | 每天存10元或50元硬幣 |
日階梯存錢法 | 每天比昨天多存1元 |
週階梯存錢法 | 每週比上週多存10元 |
631法則 | 月薪的60%作為生活開銷用,30%拿來儲蓄,10%當作風險管理 |
433法則 | 月薪的40%拿來投資,30%當作生活開銷,30%拿來儲蓄 |
333法則 | 將薪水分成3等份,分別用於生活開銷、儲蓄、投資 |
固定金額存錢法 | 每月固定存入同樣金額 |
如果你還有其他存錢的方法,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喔!
使用的存錢方法適不適合自己?
若你本身已經有習慣使用的存錢方法,我想請你思考一下:「這個存錢方法適合你嗎?」
我會這樣要求,是因為如果你用了不適合自己的存錢方法,效果可能會不太好,壓力也會很大。
例如:小咪是位自由接案者,她每個月的收入並不固定,但他卻選擇「固定金額存錢法」來存錢,規定自己每個月要存2萬元到戶頭。如果當月接到的案子比較少,只有2.5萬元,那他就只剩下5000元可以用,但他還要付房租、水電、伙食費,這樣壓力就會很大。
又比如說:假設可可原本的月薪是3萬元,每月生活費大概需要1.8萬元左右,所以他採取631法則存錢;這個月調薪至6萬元,但基本上生活開銷不會有太大變動,一樣維持在1.8萬元左右,所以改用333法則比較合適,效果也會比較好。
當月薪提高或者物慾下降的時候,就可以適時的改變一下你的存錢計畫,從631法則改為433或333法則。
一個有壓力的存錢方式,可能會讓自己失去存錢的動力;一個沒有效率的存錢方式,可能會讓人看不到存錢的好處,進而放棄存錢的習慣。
使用一個適合自己的存錢方法,會提高你的金錢使用效率,也會降低自己的壓力。所以請好好檢視一下你的存錢方法適不適合自己吧!
👉相關文章:【存錢方法】8招教你如何存錢脫離月光族身份,朝向更美好的人生邁進!
理財規劃方法5:妥善資金規劃
有些朋友曾問過我:「我戶頭裡只有幾千塊,也要做資金規劃嗎?」
當 然 要 !
就算你只有幾千塊甚至幾百塊,都應該要做好資金規劃。
你想想看,如果今天有一個人連這麼少的錢都無法好好管理,那麼有天突然中樂透,這個人有把握能好好規劃突如其來的一大筆錢嗎?能妥善使用或好好分配運用嗎?
我想你的答案應該是「不能」,對吧!
所以說,不管你有多少錢,請現在開始就做好資金規劃,妥善安排金錢的運用方式。
帳戶功能劃分
我自己的資金規劃方式是:將銀行戶頭分成生活開銷用(40%)、投資用(30%)、娛樂用(20%)、緊急備用(10%)四種。每當拿到收入的時候,就按比例分別存入各個帳戶。
舉例來說,以前每個月初收到公司發的薪水後,我會將40%存入生活開銷帳戶、30%存入投資帳戶、20%存入娛樂帳戶、剩下的10%存入緊急備用金帳戶。
生活開銷帳戶的錢,是用在日常花費上,像是房租、水電瓦斯、三餐、交通和生活必需品;
投資帳戶的錢就是拿來投資,可以投入股票、ETF、基金、黃金、期貨、選擇權等等;
娛樂帳戶裡的錢,則是用在娛樂開銷上,包括看電影、唱歌、酒吧、逛展覽等等;
而緊急備用金帳戶,顧名思義就是用於緊急情況,如果遇到重大事故急用錢時,才可以使用這筆錢,所以基本上平常就是存在戶頭裡不會動用。
無用帳戶清零
另外,記得要把很少用到的帳戶「清零」或「關戶」喔!
相信你也知道,每換一個工作,就要開一個新的銀行帳戶,久而久之,我們手上就會有非常多戶頭,但你常用的可能就那幾個。
不常用的那些,可能會有少少的餘額,這時你可以把這些帳戶清零或關戶,把這些小錢存到上方規劃好功能的帳戶中,讓每一筆錢發揮到他最大的用途。
這樣一來,你也更能掌握自己所有的資產,提高安全感。
好了,以上就是我認為在理財時,一定要做的資金規劃。你可以參考我的方式執行,也可以按照個人需求做微調。
理財規劃方法6:學習投資
在整個理財規劃中,「投資」絕對是必要的一件事。
學會投資有兩個最大的好處,一是有機會賺取價差收益,增加工作以外的被動收入;
二是強迫儲蓄、不容易提領,能有效降低花錢速度,限制花費金額。
懂得投資,你才有機會隨著時間增加自己的資產;懂得投資,你才有機會提早過退休人生;懂得投資,你才有可能做更多想做的事。
所以無論你現在是理財新手還是老手,還請都繼續學習投資。
而市面上有很多投資工具可選擇,包括股票、債券、基金、ETF、甚至美股等等,都是很不錯的投資標的。
上面的投資風險依序為「債券<ETF<基金<台股<美股」,你可以依據個人風險承受度來決定要投資哪種工具。
👉相關文章:投資工具、投資方法大集合!投資理財新手看完這篇文章就不用再煩心啦!
👉相關文章:【投資理財入門書推薦】7本投資理財入門經典書籍,和你一起閱讀成長!
👉相關文章:【股票入門】6 大股票入門心法+10 個必懂基本知識,讓你輕鬆上手!
👉相關文章:【美股台股比較】美股與台股差異在哪?該買台股還是美股?
👉相關文章:【美股入門】10大投資美股入門知識報你知!
P.S身為超級新手的你,還不知道該怎麼投資美股嗎?
如果你也對美股有興趣,歡迎點選下方圖片,索取我的免費10天美股入門教學,我會一步步帶你認識美股的基本知識,並且手把手帶著你開戶,幫助你盡快脫離美股新手村喔!
另外,我想提供你幾個學習投資的好方法:
- 我的部落格主要是以投資理財為主題,可以多看看我的文章學習。
- 買幾本投資理財書來閱讀。(我個人推薦這本《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》)
- 可多看投資理財類Youtuber的影片。
- 追蹤投資類IG帳號。
- 多聽投資類型的Podcast節目。
- 買幾堂線上課程,跟著專業人士學習。(我個人推薦這堂《小資必學財報課:輕鬆看懂台美股》)
理財規劃方法7:適時犒賞自己
瞭解上面六種理財規劃方法後,我要提醒你一件事:「請適時的犒賞一下自己」。
儘管理財規劃這件事,需要牢牢遵守一些存錢、省錢的計畫,但我還是希望你不要對自己太嚴苛,要適時的犒賞一下自己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做資金規劃的時候,會設計一個「娛樂用帳戶」的原因。
你想想看,如果今天你賺到很多錢,但你都不能拿這些錢去買一些喜歡的衣服,或者去做一些喜歡的娛樂活動,久而久之,你會不會失去賺錢的動力?
當你辛辛苦苦賺了一堆錢,卻無法用在會令自己開心的事情上,你可能會失去賺錢的動力,也可能會失去開心的權利。
若能把一部份的錢花在喜歡的事情上,一方面能提高我們賺錢的動力,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開心、更多采多姿。
因此,在理財規劃之餘,也別忘了對自己好一點,拿賺來的錢去看電影、唱唱歌、喝喝酒,紓解一下工作與生活壓力,也是不錯的選擇喔!
理財規劃方法8:增加收入管道
最後一個我想分享的理財規劃方法,就是「增加收入管道」。
在一個完整的理財規劃中,不僅要學會投資、節流,更要懂的「開源」。
相信想做好理財規劃的朋友,有一部分的人是希望可以「賺錢」,對吧?!
那你有沒有想過,除了把錢拿來投資以外,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賺錢?
其實,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幫自己增加收入,例如:
- 接案寫文章或影片剪輯
- 兼職第二份工作
- 經營Youtube
- 經營Instagram
- 經營Podcast
- 經營部落格
- 經營電商
- 製作Line貼圖
- 開線上課程
- 製作並銷售電子書
- 當包租公/婆
以上這些是我整理出可以增加收入的管道,如果你還知道其他賺錢的方法,歡迎你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喔!
結語:重點整理
看了這麼多,我們來整理一下關於理財規劃的8個方法:
- 釐清自己為何要做理財規劃
- 設定理財規劃目標
- 檢視自己的花費習慣
- 檢視自己的存錢習慣
- 妥善資金規劃
- 學習投資
- 適時犒賞自己
- 增加收入管道
其實下定決心要開始做理財規劃,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,而且你還很有耐心的看完這篇長文,真心覺得你真的很棒!給你10000分!!!
那以上這8點理財規劃方法,都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統整出來的。如果有幫助到你,非常歡迎在留言區給我一點回饋與鼓勵喔!你們的一點點回應,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!
–
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:
<<【省錢方法大公開】5 個超實用的省錢方法!>>
<<【2022大全】12 種網路賺錢方法!>>
<<【小資理財規劃】6步驟小資理財規劃術,讓你一點一滴累積財富!>>
會計系畢業
「看財報」對我來說就像吃飯一樣
擅長將複雜的財報轉換成白話文,解釋給不懂的人聽。
喜歡從財報挑選體質好的美股
商業合作:team@chopinsinvestnocturne.com
深入瞭解:https://chopinsinvestnocturne.com/about/